读书、认知、快乐

今天刷抖音的时候,无意间刷到了一个视频,是陈少文分享自己坚持每天读 150 页书,并且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 20 余年的经历。他说的那句话 “我不用做准备,是因为我准备了一生”,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地敲在了我的心上,让我久久不能平静。

看着视频里侃侃而谈的陈少文,再想想自己这几十年的人生,心中满是感慨与失落。在我的记忆里,能够坚持去做一件事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次数,简直是屈指可数。甚至连单纯坚持去做的事情,都寥寥无几。曾经的我,也怀揣着梦想和抱负,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可如今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非但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,反而在生活的琐碎和压力中逐渐迷失了方向。烦恼如影随形,越来越多,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
视频下方的一条评论让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——“当看透了本质并不会快乐”。我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,在这个过程中,自认为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知。然而,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,我对满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曾经那些能够轻易让我感到快乐的事物,如今却再也无法触动我的心弦。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就、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社会认可。可当我努力去追求这些东西时,却发现它们如同镜花水月,遥不可及。得不到满足,又怎么会有快乐呢?

更可怕的是,前两年我甚至陷入了抑郁的泥沼。那段时间,我对生活失去了热情,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绝望。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,仿佛行尸走肉一般。那种痛苦和无助的感觉,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。每当看到那些性格开朗、无忧无虑的人,我就会心生羡慕。他们就像阳光一样,不但自己快乐,还能将这份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我常常怀念过去那个简单的自己,一瓶啤酒、一碟花生,就能让我开心一晚上。那时候的快乐是那么纯粹,没有任何杂质。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,没有对未来的担忧,只有当下的满足和幸福。可是,时光一去不复返,我再也回不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了。

若对以上内容进行再创作,需遵循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在分享时需注明原作者且以相同方式分享。